超过39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谈到中国的南北差异,你最先想到什么?
是供不供暖,还是豆腐脑甜咸?
打开知乎,搜索“南北差异”,看到的都是大家直观、感性的经历。什么南方人和北方人一起住宿然后惊了,北方人和南方人一起吃饭然后惊了,南方人见到北方公共浴室然后惊了,北方人见到南方大蟑螂然后惊了……
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抽象、理性、可能不那么好笑的差异。
7月中旬到8月初,各省陆续公布2017年经济半年报。按增速排名,南方15省和北方14省分别是这样的:
**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四省地跨南北,分别归入了占省内GDP大部分的那一侧。
不难看出,北方与南方的经济增速,拉开了些差距。或者这样形容:2017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速6.9%,南方各省都在全国均线以上,而北方……
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有人会说,从两宋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中国就一直是北弱南强。但根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教授的研究:1977年至2015年,北方经济份额由49.5%震荡下滑至41.3%。
小巴不想将原因归结为风俗习惯、行为偏好的不同,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曾说:用文化去解释经济绩效和增长差异的任何尝试,最终都只能化为一团业余社会学的火花。这教诲我一直记得。
于是小巴又回到数字里,试着找答案。
南方15省,按照2016年末各省常住人口(不是户籍人口)加总,共有7.5亿人;北方14省,5.7亿人。据此计算人均半年GDP:
似乎看不出明显的南北之别。基本上是人均GDP较高的省份,增速则较低,除了几个异类:重庆的人均很可观,增速堪称可怕;黑龙江和甘肃则是人均与增速双低。
经济总量看不出原因,小巴又去翻了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也看不出原因,于是只好去分析“经济质量”。
提到北方省份,你会想到什么?石油大省、煤炭大省、钢铁大省。
然而,河北上榜的两家企业,一是河钢,一是冀中能源,都在亏损;陕西上榜的两家企业,一是延长石油,一是陕西煤业,都在亏损;山西上榜的五家企业,都是煤企,四家在亏损……
所以,北方经济增速为何下滑?背后是传统、低端的重工业、化工业的衰退。这些产业曾让北方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追平南方,也曾在1999-2012年突飞猛进,但如今,却包含着大量的中国力图淘汰的落后产能。
换言之,让北方经济更好看的指标,是李总理在辽宁任省长时提出的“克强指数”——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但那是十年前了,如今李大大也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克强指数”已不那么合乎时宜。
那北方有没有新经济?有的。
独角兽企业(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是新经济的代表。根据科技部的统计,全国131家独角兽企业,北方有69家,过半了。
不想怪罪谁,更不想唱衰谁。小巴在写文章时询问了不少北方朋友对当地经济的直观感受,确实有人感受到了“寒意”,但也有人觉得日子一如往昔。而且雄安新区正在建设,我们对它满怀期待。
小巴只是想解答标题里的那个问题: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北方经济?落后产能淘汰了,新的出路在哪里?
问题宏大,需要集思广益,期待大家的评论,无论是找原因还是想办法。
除了企业等因素外,南北的差距同样体现在房价涨幅上。这份《2017房产投资城市100强》从南北城市群发展的角度,一次性告诉你全国297个城市的房产投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