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社不懂电竞丨陀螺电竞
导读:
V社正在丧失其电竞赛事的竞争力。
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2018年的《DOTA2》、《CS:GO》,那就是“乌烟瘴气”。
上个月初,中国CS传奇人物Alex在微博发表一篇檄文《卞式视角 | 我为什么会发表著名的“退圈”言论?》,Alex在字里行间透露对中国《CS:GO》以及V社的失望,整篇文章归结下来就是三点:连续亏损、乌烟瘴气、假赛成云。做《CS:GO》俱乐部的没有盈利,只能靠打假赛维持生计,使得整个中国的CS电竞圈变得乌烟瘴气。
不止是《CS:GO》,《DOTA2》亦是如此。前段时间,前TI冠军IG职业选手ChuaN被爆打假赛吃外围。
把时间轴再往后拉一点,今年三月,一场《DOTA2》假赛在DPL甲级联赛中上演,ROCK.Y与Ulrica两队互买“10杀”,抢着送人头。次月,在DSPL联赛中,KDB和Bheart两支队伍又有假赛嫌疑。
金钱、职业操守、法律,还有人性,这场假赛与职业的风波还在不断升温,那么,为何在中国的刀圈、GO圈会如此频繁的爆出丑闻?
做V社电竞的俱乐部,没有出路
2011年,首届Ti在德国科隆举行,即使彼时的《DOTA2》刚刚面世,但依托于《DOTA1》的火爆,《DOTA2》吸引了无数职业人的眼光,而更令他们疯狂的是,V社拿出了160万美金作为赛事奖金,这在当时创下了电竞赛事奖金的记录,可见当时V社对于打造电竞是多么坚决。
2012年,《CS:GO》诞生。在发售后一年的时间内,《CS:GO》的在线人数甚至未能突破六位数。但在第二年,《CS:GO》凭饰品功能,极大的刺激了市场,使得《CS:GO》在线人数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同时,《CS:GO》凭借其高度的竞技属性,以及V社的《DOTA2》珠玉在前,无数FPS职业人纷纷涌入该市场,2012年那年的《CS:GO》职业选手注册人数便达到了千人。
到了2016年,《DOTA2》奖金池达到了3700W,《CS:GO》职业选手近4000人次,两款游戏的火爆奠定了V社在电竞行业上的基础。然而,当众多俱乐部纷纷入驻这两个火热的赛事之后,V社电竞的隐患开始一一暴露。
我们先从《DOTA2》的俱乐部生态开始谈起。
V社在用一种它自认为可以连接一切玩家的方式做电竞,忽视了一个赛事的核心主体是由俱乐部组成,俱乐部的良性发展才能给电竞带来更优质的内容。即便V社似乎在近来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也已经积重难返。
首先,一个赛事生态,是由各个俱乐部通过积累的竞争中打出成绩,然后通过获取赞助商、赛事奖金、粉丝经济等方式盈利进行良性运作。诚然,《DOTA2》每年打入决赛的一线俱乐部都多由知名选手组成,所以实力都很强,在决赛圈都很有观赏性和竞技性。但我们会发现,去到二三线俱乐部则表现出战队层次不齐的状况。
由于《DOTA2》的Ti赛事并不是像传统体育联赛,或者是像腾讯的LPL是一个体系那样,把战队控制在体系里,不管你成绩好或者成绩不好,哪怕你到最后一名也会有补助,而《DOTA2》的电竞赛事是可以有N支队伍,而这N支队伍里永远能拿到Ti高额几百万奖金的永远只有那么几支队伍。
这种情况就导致说,一旦小俱乐部如果打不进正赛或者预选赛(有些预选赛是没有奖金的)也打不进去,在奖金这块的收入几乎是零。而二三线的俱乐部又由于V社的选手为导向的机制,根本聚集不到拥有竞争力的战队实力,往往从一开始,《DOTA2》的战队就是由有实力的选手组队,然后占据头部位置后基本非常稳定,现在比如说夺冠的俱乐部,热门的俱乐部,都是由很多著名的选手拼起来的,从没有一个比较著名的选手,带着四五个新人打起来的,基本上都是靠挖人挖人挖人。
这也导致强队挖人变强,弱队卖人求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说你好不容易打上个明星选手,但是明星选手也不想和弱的选手组队,毕竟刀圈里面就是没有成绩,呼吸都是错的,就要选择去好点的队伍。
所以二三线俱乐部更加没成绩,没有成绩的话,连赞助都没有,他只能就通过挖不错的青训选手,然后把它卖给头部俱乐部,一个队员能卖个几十万一百万去赚钱。
除了卖人,另一个这类俱乐部的求生手段就是不少圈内外人都痛恨的“博彩”,也为V社电竞日后埋入了一个“肿瘤”。
可能一开始是因为某个俱乐部为了求生不择手段引入了博彩,但后来像三线的俱乐部就是为了“博彩”组建,老板只把队伍看作赚钱工具,操作打假赛,甚至在圈里面都有15万、20万这样买一支队伍去打假赛的。但即便这样,V社也没有去管理。
最直观的,就是现在《DOTA2》的二三线俱乐部,尤其是三线最为严重,不少俱乐部是老板组建的队伍,老板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而已,甚至在他们职业圈里面都有15万、20万这样买一支队伍去打假赛的。
试想,当生态里越来越多的俱乐部是为了“博彩”去组建的,这样的战队谈何竞争力?赛事谈何观赏性?而V社也不管俱乐部是生是死,只要还有选手能提供精彩的比赛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下,整个体系就会越来越没人愿意参与进来,最明显的,是中国的《DOTA2》就在断层:
1、那几个年年能打好成绩的一线俱乐部资源特别多,然后他又能够从下面挖人,所以就越来越强,下面的俱乐部则越来越弱。因为你拿了好成绩之后奖金也高,像拿Ti冠军、major冠军,冠军奖金几百万,小俱乐则一分钱没有,那么小俱乐就不会有钱去做俱乐部投入,青训这块就会越来越缺失。
2、中国队之前的成绩太好了,也有点盲目自信起来,觉得说我老选手还能打几年,就各种切假腿(切假腿的意思就是说老选手啊今年拿了冠军退役,明年回来成绩又不错,拿到第二第三),这样来两三次,导致老选手的大赛经验在里面放着,很多战队都不愿意去用新选手去打这个比赛。毕竟赢下来的奖金高,他一线的俱乐部拿到的提成也就多。然后新手就得不到上场的机会,它只能打一些“鱼塘”局。
3、然后现在中国在LOL上玩家太多了,很多年轻人,像高中生全都在玩《英雄联盟》,玩《DOTA2》的没几个。
久而久之,当缺乏新生力量进来这个赛事体系,而进来的都是打着去做“博彩”赚钱的战队,那么我们会预见到,未来这个赛事,两极分化就会非常严重,出现各种碾压局,可能前面四五支队伍实力非常强,后面的基本上就属于实力特别烂的,甚至就是为了应付名额进去的。
这样的赛事观赏性就会越来越差,很难形成竞争力,现在可能一线俱乐部还有不少中国战队参与,但当中国战队出现人才断层,没有优秀的选手承接这个竞争,那Ti在未来也会慢慢淡出中国玩家的视野。事实上,其实从Ti6开始,中国已经开始走下坡。
这也是V社不作为的最终结果,包括他现在想去管“博彩”这块已经没有用了,因为这个已经成为其赛事中的体系,抽不出来了。
把Ti赛事对比腾讯和暴雪的赛事,会发现他并不是以俱乐部为导向做运营,而是偏向于选手体系,看得出他在运营其玩家上的确有一套,但这并不适合去做电竞生态。
所以我们想说,V社不懂电竞。
导读:
V社正在丧失其电竞赛事的竞争力。
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2018年的《DOTA2》、《CS:GO》,那就是“乌烟瘴气”。
上个月初,中国CS传奇人物Alex在微博发表一篇檄文《卞式视角 | 我为什么会发表著名的“退圈”言论?》,Alex在字里行间透露对中国《CS:GO》以及V社的失望,整篇文章归结下来就是三点:连续亏损、乌烟瘴气、假赛成云。做《CS:GO》俱乐部的没有盈利,只能靠打假赛维持生计,使得整个中国的CS电竞圈变得乌烟瘴气。
不止是《CS:GO》,《DOTA2》亦是如此。前段时间,前TI冠军IG职业选手ChuaN被爆打假赛吃外围。
把时间轴再往后拉一点,今年三月,一场《DOTA2》假赛在DPL甲级联赛中上演,ROCK.Y与Ulrica两队互买“10杀”,抢着送人头。次月,在DSPL联赛中,KDB和Bheart两支队伍又有假赛嫌疑。
金钱、职业操守、法律,还有人性,这场假赛与职业的风波还在不断升温,那么,为何在中国的刀圈、GO圈会如此频繁的爆出丑闻?
做V社电竞的俱乐部,没有出路
2011年,首届Ti在德国科隆举行,即使彼时的《DOTA2》刚刚面世,但依托于《DOTA1》的火爆,《DOTA2》吸引了无数职业人的眼光,而更令他们疯狂的是,V社拿出了160万美金作为赛事奖金,这在当时创下了电竞赛事奖金的记录,可见当时V社对于打造电竞是多么坚决。
2012年,《CS:GO》诞生。在发售后一年的时间内,《CS:GO》的在线人数甚至未能突破六位数。但在第二年,《CS:GO》凭饰品功能,极大的刺激了市场,使得《CS:GO》在线人数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同时,《CS:GO》凭借其高度的竞技属性,以及V社的《DOTA2》珠玉在前,无数FPS职业人纷纷涌入该市场,2012年那年的《CS:GO》职业选手注册人数便达到了千人。
到了2016年,《DOTA2》奖金池达到了3700W,《CS:GO》职业选手近4000人次,两款游戏的火爆奠定了V社在电竞行业上的基础。然而,当众多俱乐部纷纷入驻这两个火热的赛事之后,V社电竞的隐患开始一一暴露。
我们先从《DOTA2》的俱乐部生态开始谈起。
V社在用一种它自认为可以连接一切玩家的方式做电竞,忽视了一个赛事的核心主体是由俱乐部组成,俱乐部的良性发展才能给电竞带来更优质的内容。即便V社似乎在近来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也已经积重难返。
首先,一个赛事生态,是由各个俱乐部通过积累的竞争中打出成绩,然后通过获取赞助商、赛事奖金、粉丝经济等方式盈利进行良性运作。诚然,《DOTA2》每年打入决赛的一线俱乐部都多由知名选手组成,所以实力都很强,在决赛圈都很有观赏性和竞技性。但我们会发现,去到二三线俱乐部则表现出战队层次不齐的状况。
由于《DOTA2》的Ti赛事并不是像传统体育联赛,或者是像腾讯的LPL是一个体系那样,把战队控制在体系里,不管你成绩好或者成绩不好,哪怕你到最后一名也会有补助,而《DOTA2》的电竞赛事是可以有N支队伍,而这N支队伍里永远能拿到Ti高额几百万奖金的永远只有那么几支队伍。
这种情况就导致说,一旦小俱乐部如果打不进正赛或者预选赛(有些预选赛是没有奖金的)也打不进去,在奖金这块的收入几乎是零。而二三线的俱乐部又由于V社的选手为导向的机制,根本聚集不到拥有竞争力的战队实力,往往从一开始,《DOTA2》的战队就是由有实力的选手组队,然后占据头部位置后基本非常稳定,现在比如说夺冠的俱乐部,热门的俱乐部,都是由很多著名的选手拼起来的,从没有一个比较著名的选手,带着四五个新人打起来的,基本上都是靠挖人挖人挖人。
这也导致强队挖人变强,弱队卖人求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说你好不容易打上个明星选手,但是明星选手也不想和弱的选手组队,毕竟刀圈里面就是没有成绩,呼吸都是错的,就要选择去好点的队伍。
所以二三线俱乐部更加没成绩,没有成绩的话,连赞助都没有,他只能就通过挖不错的青训选手,然后把它卖给头部俱乐部,一个队员能卖个几十万一百万去赚钱。
除了卖人,另一个这类俱乐部的求生手段就是不少圈内外人都痛恨的“博彩”,也为V社电竞日后埋入了一个“肿瘤”。
可能一开始是因为某个俱乐部为了求生不择手段引入了博彩,但后来像三线的俱乐部就是为了“博彩”组建,老板只把队伍看作赚钱工具,操作打假赛,甚至在圈里面都有15万、20万这样买一支队伍去打假赛的。但即便这样,V社也没有去管理。
最直观的,就是现在《DOTA2》的二三线俱乐部,尤其是三线最为严重,不少俱乐部是老板组建的队伍,老板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而已,甚至在他们职业圈里面都有15万、20万这样买一支队伍去打假赛的。
试想,当生态里越来越多的俱乐部是为了“博彩”去组建的,这样的战队谈何竞争力?赛事谈何观赏性?而V社也不管俱乐部是生是死,只要还有选手能提供精彩的比赛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下,整个体系就会越来越没人愿意参与进来,最明显的,是中国的《DOTA2》就在断层:
1、那几个年年能打好成绩的一线俱乐部资源特别多,然后他又能够从下面挖人,所以就越来越强,下面的俱乐部则越来越弱。因为你拿了好成绩之后奖金也高,像拿Ti冠军、major冠军,冠军奖金几百万,小俱乐则一分钱没有,那么小俱乐就不会有钱去做俱乐部投入,青训这块就会越来越缺失。
2、中国队之前的成绩太好了,也有点盲目自信起来,觉得说我老选手还能打几年,就各种切假腿(切假腿的意思就是说老选手啊今年拿了冠军退役,明年回来成绩又不错,拿到第二第三),这样来两三次,导致老选手的大赛经验在里面放着,很多战队都不愿意去用新选手去打这个比赛。毕竟赢下来的奖金高,他一线的俱乐部拿到的提成也就多。然后新手就得不到上场的机会,它只能打一些“鱼塘”局。
3、然后现在中国在LOL上玩家太多了,很多年轻人,像高中生全都在玩《英雄联盟》,玩《DOTA2》的没几个。
久而久之,当缺乏新生力量进来这个赛事体系,而进来的都是打着去做“博彩”赚钱的战队,那么我们会预见到,未来这个赛事,两极分化就会非常严重,出现各种碾压局,可能前面四五支队伍实力非常强,后面的基本上就属于实力特别烂的,甚至就是为了应付名额进去的。
这样的赛事观赏性就会越来越差,很难形成竞争力,现在可能一线俱乐部还有不少中国战队参与,但当中国战队出现人才断层,没有优秀的选手承接这个竞争,那Ti在未来也会慢慢淡出中国玩家的视野。事实上,其实从Ti6开始,中国已经开始走下坡。
这也是V社不作为的最终结果,包括他现在想去管“博彩”这块已经没有用了,因为这个已经成为其赛事中的体系,抽不出来了。
把Ti赛事对比腾讯和暴雪的赛事,会发现他并不是以俱乐部为导向做运营,而是偏向于选手体系,看得出他在运营其玩家上的确有一套,但这并不适合去做电竞生态。
所以我们想说,V社不懂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