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发布iPhone 11起,苹果正式在全系iPhone中取消了3D Touch(中文名三维触控)的功能。从iPhone Xr发布开始就说要取消3D Touch的传言正式尘埃落定。
其实对于用惯了3D Touch的朋友来说,3D Touch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而且还是吃鸡神器。所以很多人对苹果取消3D Touch的做法感到遗憾。
那苹果究竟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取消3D Touch呢?今天就简单聊一下这个问题。
来势汹汹的“交互革命”
可能和很多朋友想象中不太一样,3D Touch最早被苹果应用于2015年3月发布的MacBook Pro和Apple Watch 2上。而这项技术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还可以追溯到2013年。
苹果最早在2013年的专利号为D674382的专利文件中,对触摸板就进行了简单介绍:玻璃材质触控板既可起到物理按键的作用,又可以识别多点触摸。
在Mac的触控板是不可按压的,相当于一块触摸屏,苹果将其命名为”Force Touch 触控板”。简单来说,就是Mac触控板下方使用了力度感应器和Taptic Engine。力度感应器通过检测用户用力点按触控板时触控板产生的形变,然后Taptic Engine震动引擎配合实现触控反馈,让用户产生点击的触感。
在Apple Watch和iPhone上实现的原理相同。即通过在屏幕下方增加的一层Strain Gauges形变感应层,来检测用户点按屏幕所产生的形变,然后配合Taptic Engine震动引擎配合实现触控反馈。用户可以实现“Peek轻压”与“Pop重压”两种力度交互。
这项通过在短按和长按中增加纵向的重按实现三维触控技术曾被苹果给予厚望,认为是改变世界的交互革命。
现实残酷,草草收场
1.降低成本,提升良率
3D touch的实现是硬件层面的,最大的改变就是在屏幕下多增加了一层Strain Gauges形变传感器。通过硬件测量这层屏幕按压时候的形变来计算屏幕所承受的压力系数。
但是这个硬件上在iPhone上的应用,不仅还大幅提升了产品成本,曾经还给产品良率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前几批次的iPhone 6s用户可能印象特别深刻,在前期iPhone 6s缺货尤其严重。这个问题不仅是产能不足,更重要的是产品良率的问题。
2.通过软件弥补体验
苹果追求用户体验,但是更在意产品利润,自然是能省则省。取代3D Touch的是Hapic touch。这个概念最早是在iPhone XR被包装出来。和3D Touch重压三维交互不同的是,Hapic touch是平面上的长按二维交互。中文名可能更能够体现出他们的不同。3D Touch和Hapic touch分别叫做“三维触控”和“触感触控”。
和3D Touch的实时交互不同的是,Hapic touch在使用上会有延迟感。并且由于苹果取消了屏幕下的Strain Gauges形变传感器,因此Hapic touch完全是软件层面上实现的交互。即通过用户长按再配合Taptic Engine的震动反馈,实现类3D Touch的交互。
所以在目前能够通过软件层面实现和3D touch相似的体验后,砍掉3D touch从而降低成本苹果自然是开心拥抱变化。
最后
曾经3D touch在非全面屏iPhone中切换出后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这样一个实用的功能的取消实在是非常令人惋惜。虽然苹果尽可能的在交互层面降低取消3D touch的影响,但是对于支持3D touch的老机型在更新了iOS 13以后,还是出现了交互逻辑冗余的问题,这一点非常不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