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对于笔记本的U 不要选购AMD的 AMD的架构万年不变 一味的增加主频 但是主频高发热量就高 对于笔记本散热是很头疼的一件事 inter的U 一般 以U结尾的都是低压版的 例如:I5的 4200U 这个就是低压版的CPU 功耗低但是性能就下降了, 标压:I5的 4200M 这个U就是标压的 性能比低压要好 但是功耗高。 第一章: 一、看核心数量:双核比单核的好,三核比双核好,四核更好。
二、制作工艺:越精细就越先进,这样耗能小,散热少,
三、CPU频率: 主频 、 外频 倍频 这三个参数,越大越好 ,这样处理的速度就越快
四、CPU缓存 一级 二级,缓存越大越好,目前一般的是2M的
五、再看先其他的参数,当然参数多是不错,客也许我们用不到
够cpu时,应该看应用,适合就好,追求新 高,那样追求无意思
第二章: 对处理器性能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内核架构>核心频率>二级缓存>前端总线。 酷睿2、奔腾双核和赛扬双核是三个英特尔的系列,分别是高端、中端和低端。 看看英特尔怎么说的 T: Mobile Highly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性能 P: Power Optimized Energy Efficient higher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效能 SP: Power Optimized Performance SSF——偏重于节能 LV: Low Voltage——低电压版 uLV: Ultra Low Voltage——超低电压版 QX: Quad-Core Extreme——四核极致性能 X: Extreme——极致性能 同频率的话 P系列节能效果要好一点, T系列的性能要好一点。 P系列和T系列命名的主要区别在于热功耗不同, P系列为25W优于T系的35W,现在笔记本常用的P系CPU主要有P7350,P8400,P8600,P9500 P9500明显在各方面高于T7,T8 而P8400,P8600与T7, T8的中低端CPU(如T7300,T7500,T8100)相比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二级缓存只有3M,很难说高于T7700,T8300这样的主频,二级缓存都较高的CPU,总体水平相差不多 T系列处理器现在是主流的处理器型号,但是发热量比较高,达到35W,但是也是现下主流的处理器。 P处理器是英特尔在08年7月15号发布的新一代迅驰2低功耗版处理器,功耗降到25W,但是性能相应的比T处理器提高了30%,图形性能提高了10%~~的。 T开头是迅驰1代的U(除了T9XXX) P开头算真正的迅2.。 T系列指的是cpu功耗在35w的笔记本用cpu。 T2370以前的T系列cpu都是90nm的工艺,T2370到T7系列都是65nm的工艺,T8,T9系列是45nm的工艺。 P系列指cpu功耗为25w的笔记本用cpu。 P系列从P7250开始,均为45nm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