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单从每个节日都有相应应节的食物这点就可见一斑。今天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最应景的食物非这道菜莫属,它就是香糯Q弹,内涵丰富的——青团。
青团原本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是祭祀祖先必备的食品。小时候,家附近有一个三星糕团店。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糕团,长方形的、圆形的、豆沙馅的、芝麻馅的。每次经过,我都会求爸爸给我买两个。近两年,青团成了一道“网红菜”,并且传遍了大江南北,究其原因,还是与它清甜的香气,丰富的口感和饱满的馅料分不开的。

青团之所以称为青团,是因为它看上去青翠欲滴。这种青色是因为通常我们都用艾草汁或者艾草粉加上糯米面和成青团的外皮。除了颜色,艾草也赋予了青团一种独特的淡淡的清香,闻起来似乎就像是春天的味道。传统的青团都是以豆沙作为馅料,甜而不腻,加上外皮艾草的淡香,食之给人带来一种特别的清爽。
作为一个南京人,看着自己从小吃到大的点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其实还是非常开心的。但除了购买成品,自己亲手做青团不仅可以一饱口福,更多的是可以切身去感受和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生活的别样乐趣。


2. 和澄粉的时候一定要用开水,不然澄粉就会变成浆糊
3. 分成的面团大小要大于豆沙馅的大小,这样才能将豆沙馅包进去
4. 蒸好的青团趁热刷上少量油,防止粘连


2. 再加入300克糯米粉,90克糖和250克凉水混合揉成面团


3. 接着将50克冷水倒入40克艾草粉中,不断搅拌至艾草粉变成湿润的状态

4. 再将搅拌好的艾草粉混合到揉好的面团中,直到面团颜色均匀分布呈绿色

5. 将揉好的面团和豆沙分别平均分成若干相等大小的小球

6. 将艾草面团放入手心压扁,再将豆沙馅放入面饼中心,由四周向中心包拢之后再搓圆成小球


7. 将青团放入铺好屉布的蒸锅中,水开后盖锅盖大火蒸15分钟


8. 清新艾草香的青团完成啦


传统的豆沙青团是大多数人的心头好,黏黏糯糯的口感化在嘴里和着豆沙就像抹了蜜一般。喜欢咸口的,还可以尝尝鲜香的蛋黄肉松馅。当然,还有小朋友们的最爱,芒果糯米糍。香芒和奶油的融和每一口都带来了浓郁新享受。

青团原本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是祭祀祖先必备的食品。小时候,家附近有一个三星糕团店。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糕团,长方形的、圆形的、豆沙馅的、芝麻馅的。每次经过,我都会求爸爸给我买两个。近两年,青团成了一道“网红菜”,并且传遍了大江南北,究其原因,还是与它清甜的香气,丰富的口感和饱满的馅料分不开的。

青团之所以称为青团,是因为它看上去青翠欲滴。这种青色是因为通常我们都用艾草汁或者艾草粉加上糯米面和成青团的外皮。除了颜色,艾草也赋予了青团一种独特的淡淡的清香,闻起来似乎就像是春天的味道。传统的青团都是以豆沙作为馅料,甜而不腻,加上外皮艾草的淡香,食之给人带来一种特别的清爽。
作为一个南京人,看着自己从小吃到大的点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其实还是非常开心的。但除了购买成品,自己亲手做青团不仅可以一饱口福,更多的是可以切身去感受和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生活的别样乐趣。

▼
初级
▼
制作时间:30分钟
▼
糯米粉 300克
澄粉 90克
艾草粉 40克
糖 90克
红豆沙 400克
开水 120克
凉水 300克

▼
1. 以上的量大概可以做出20个左右的青团(公司人多不够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缩减用量2. 和澄粉的时候一定要用开水,不然澄粉就会变成浆糊
3. 分成的面团大小要大于豆沙馅的大小,这样才能将豆沙馅包进去
4. 蒸好的青团趁热刷上少量油,防止粘连
▼
1. 将90克澄粉与120克开水混合,并用刮刀搅拌成团

2. 再加入300克糯米粉,90克糖和250克凉水混合揉成面团


3. 接着将50克冷水倒入40克艾草粉中,不断搅拌至艾草粉变成湿润的状态

4. 再将搅拌好的艾草粉混合到揉好的面团中,直到面团颜色均匀分布呈绿色

5. 将揉好的面团和豆沙分别平均分成若干相等大小的小球

6. 将艾草面团放入手心压扁,再将豆沙馅放入面饼中心,由四周向中心包拢之后再搓圆成小球


7. 将青团放入铺好屉布的蒸锅中,水开后盖锅盖大火蒸15分钟


8. 清新艾草香的青团完成啦


传统的豆沙青团是大多数人的心头好,黏黏糯糯的口感化在嘴里和着豆沙就像抹了蜜一般。喜欢咸口的,还可以尝尝鲜香的蛋黄肉松馅。当然,还有小朋友们的最爱,芒果糯米糍。香芒和奶油的融和每一口都带来了浓郁新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