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保存红楼高清创意壁纸
贾母作为《红楼梦》中“女儿国”的国王,她的智慧远在众钗之上,就像贾母自己曾说的“当日我像凤姐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不仅如此,纵观全书,贾母在人品、学问、见识、审美等等方面都是一流人物,红学专家王雪香曾高度评价贾母:福、寿、才、德四字,人生最难完全,唯独贾母一人四字皆全。
那么问题来了,贾母既然如此优秀,为何对日渐衰落的贾府不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保护呢?并且,书中很多细节都显示,贾母对贾府的衰落一直都是心知肚明的。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斟情女情重愈斟情”中,曹雪芹首次描写了贾母对贾府衰落的清醒认识。此回中,贾母率领众人前去清虚观听戏,期间贾珍向贾母报戏名,贾母的反应很值得品味。
贾珍一时来回:“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白蛇方起手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到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并不言语。——第二十九回
这三出戏大有名堂,暗含了贾府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对贾府未来的预测。贾府当年靠军功起家,第一代贾源、贾演属于创业者,在战场上浴血厮杀,这才挣下了这番基业,这跟《白蛇记》的创业主题不谋而合;
第二代贾代善、贾代化属于守业者,贾府也在此时达到了鼎盛时期,“满床笏”取于唐朝名将郭子仪六十大寿,众高官前来祝寿,拜寿时他们纷纷将笏板放在床头行礼,因此得名“满床笏”,这出戏隐喻贾府第二代时期福禄双全,趋于鼎盛的繁华场景。
可第三出戏却是《南柯梦》,预示着贾府即将走向没落,眼前的繁华都只不过是梦境而已。
旁人听完这三出戏名,都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们没有体会过贾府先人当年披荆斩棘的辛苦,可贾母正是从贾母最繁盛时期走过来的,她清楚地看到贾府一年不如一年,子孙后代也是一辈不如一辈,她心中隐隐感觉到了贾府的没落结局,因此被这三出戏的名字刺激到了,听完《南柯梦》三个字后,她便不再说话。
而到了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甄府被抄的消息传来,贾府上下议论纷纷,贾母听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便忍不住打断他们的话,实则是在逃避现实。
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第七十五回
脂砚斋此处评语:
贾母已看破兔死狐悲。故不改已往,聊来自遣尔。此处的批语就直接点出了贾母对贾府没落的清醒认知,那么就回到了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个问题,贾母明明看出了贾府没落的结局,为何却始终没有对贾府进行“抢救”,反而眼睁睁看着贾府走向灭亡呢?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单方面的,贾母的心态也是如此,贾母经历过贾府的鼎盛时期,说她眼睁睁看着贾府没落其实并不客观,因为只要身处其中就会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贾母并非一开始就清醒地知道贾府要走向衰亡,她是在贾府已经走向衰亡之后,慢慢通过贾府内部的现象得出的结果。
说的简单点,贾母的心态就好比“温水煮青蛙”,她一直身处其中,安然坐在自己贾府最高领导人的位子上,将管家的事全部交给王夫人和凤姐儿,自己每日享受,想着安度晚年。可就在她不知不觉中,贾府的里子已经支撑不起外面的面子,《红楼梦》前八十回后期,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家里的红稻米已经不够了,只能紧着贾母先吃;凤姐儿病重,家里连根完整的人参都找不到,王夫人得知后也很惊奇,说“平日里不要到处都是,眼下要用却寻不着一根”,可见王夫人也从未觉察贾府的衰落,直到“人参事件”才让她有所警觉。
所以当贾母发现贾府衰落的时候,贾府已经难以挽救了,所以贾母干脆“不改已往”,其实是对贾府现状的无奈。
除此之外,贾母自己也并不觉得贾府一定会走向灭亡,虽然知道贾府近几年跟当年宁荣二公时期相比,已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可她并不认为贾府会灭亡。
在贾母看来,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自有一套秩序,无论怎样奢侈胡闹,只要不危及这个体制和整套秩序,那么就没必要去揭露和修正。在这种思路指导下,贾母做出很多“糊涂事”,贾琏偷腥被王熙凤发现,贾母只是淡淡说了句“那家不是这样过来的”,草草将此事略过;王熙凤对外放高利贷,贾母不可能完全不知道,但她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贾赦年岁已高,却天天想娶小老婆,甚至打起鸳鸯的主意,贾母也只是“我这里有钱,一万八千地去买,要鸳鸯我却不肯”,丝毫不在意自己儿子的身体以及品性问题。
所以客观来说,面对贾府的灭亡,贾母并非隔岸观火,只是她的清醒受到自身阶级的限制,她只觉得贾府在衰落,而非灭亡;加上她自己又是个“猴子身轻树梢站”的性格,最终由着贾府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灭亡结局。
参考资料:曹雪芹:《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
周五纯:“再巧不过”老太太——《红楼梦》人物形象试析之一
蔡永飞:从古代孝道看王熙凤的贪污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