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虽然有初夏轻飘飘的雨,但依然没有影响人们寻找轻松的兴致——孩子们穿着背心裤衩无忧虑地戏水;年轻人穿着袒露,双双肆无忌惮地腻成了夜的雕像;中年人穿着合体,即便是夜晚来了,夫妇俩依然走得是松松散散;老人们穿着厚重,却不管夜是否来临依旧走得从容不迫……
夜,终于把白天的喧嚣屏蔽了,人就进入了静谧的周期。
这时的人们,除了准备高考的学子,只有这个时刻才真正地松弛了下来。
夜的静,真的好。静谧中可以思考,可以任凭想象的野马无疆地驰骋。
吃过自己创作的晚饭,孤独的我便如往常一样漫步于夜幕。为什么?说不清,也许是夜的黑可以淹没许许多多的白天的心事罢。
在看不见面容,只能听见声音的黑暗里,将头抬起,我便面对了一个广大繁华的世界——绚丽而繁杂的星空。像是平生第一次,我发现天上的那些星星都神秘着,像人,有述说的欲望。
它们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有远有近,甚至有各种颜色,都以各自的身份出现在各自的位置,用它们的数量和距离组成了一个深邃无边而又五彩缤纷的星空。
我渐渐静了的心便把每颗星读成了驿站,从一颗读到另一颗。仿佛是在飞翔,沿着这一颗颗的星,越飞越远。竭力地体会太空的遥远与无限。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出了市井,来到了龙山脚下。凭高远望:星空下,碧绿的树木是银灰色的,山却是黑色的,一切都吻合得没有了缝隙。在远处起伏的山峦与星空镶嵌处呈现出了一条亮亮的线,曲曲折折,这是我以往没有发现过的。我想:这条曲折的亮线是否是一条内藏事物距离规律或世间玄机的警示呢!
远处有时隐时现汽车的眼睛,并扯着嗓子一声一声叫喊,那喊声与我一样有一种极力撕破黑暗的冲动,但叫唤了好久,仍然无济于事,便一起被黑暗紧紧裹牢。
一颗一颗的星把我的视线牵引到了辽远与深邃——
人类的视野只有在这样深邃而广博的空间里才能尽情地舒展开来。即便是我到过广阔的草原、无垠的沙漠,抑或是曾经在浩瀚的大海上也没有如此的境界。面对星空,人类的视野能达到最大限度的高远。
思维是在视觉的引领下开始启动、运行、活跃并延伸的。于是,我想起了古人面对星罗棋布的星空创造了《周易》。《周易》是人类的思维曾经达到极其高深程度的标志,在如今也无人能及。
据载《易经》是由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进而领悟天地万物的自然现象之后而创立的。伏羲氏依龙马之形画出了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因此,伏羲氏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什么叫卦?古人解释:“卦者挂也。”实际上是说,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样东西,它们的现象挂于我们的面前,就是八卦。这个宇宙就是一本《易经》,宇宙的现象因其自身的原理都挂在那里。
在八卦里,乾卦代表天,我们仰头一看,天总是在上面,到了太空倒转头来,头上还是天,天一定在头顶的。
坤卦代表地,人类是地球的文化,地总是踩在脚下,这个地的现象挂在那里。
在这个天地之间,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太阳——离卦,一个是月亮——坎卦,它们俩个像球一样,不断的在公转与自转。这两个星球不停地旋转于天地之间便有雷和风的出现。震卦代表雷,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知识和观念,来说明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他们认为宇宙间有这种能,电震动了就是雷,雷一震动,周围就形成气流,气流就是风。巽卦代表风,亦即是气流,气流震动得过于厉害,一摩擦又发电,又回转来了,这就是“雷风相薄”。其高深可诱人,其神奇可慨叹。
记得有谁说过:一个民族没有几个仰望星空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是呀,像爱因斯坦,像达尔文,像牛顿,像弗洛伊德,像老子、庄子,像伏羲,都是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只有面对广袤的宇宙进行思索,才能超越现实,排庸得奇,使民族与文化达到浑然天成。
说实话,我们现代的生活被繁文缛节挤得太满了,满得让人失去了对深邃思索的空间。诸如,从每天起床开始就被各种生活琐事所纠缠,快速的生活节奏恶狼一样把人追得连撒尿都得提速。
想想,一个古代的孩子闲暇时能来数天空的星星,而一个现代的孩子却是踅踅摸摸闯入网吧、游戏厅,连眨眼的时间都嫌烦琐。两种孩子的视野就是如此差异,一个面对的是星空,一个面对的是游戏。我岂敢想象一个现代的孩子会有时间去幻想天空与宇宙的事情。特别是城里的孩子,甚至城里临界高考的孩子,他们永远失去了观察星空的兴趣。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把人类的活动范围向宇宙纵深推进,而人类的思维却正在从平面化向立体发展。不难想象,丰富的生活能给人带来快乐,但却不能激发人的探索。
呜呼!
我踏着夜路,披着星光孤独地前行。
我沿着思绪,揣着忧思茫然地漫步。
忽然想起了歌手那英的那首《白天不懂夜的黑》:“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换/无法想像对方的世界/我们仍坚持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优美且带有些许忧伤的旋律在不断地撞击我心房的同时,也弥漫了整个黑夜。
夜,终于把白天的喧嚣屏蔽了,人就进入了静谧的周期。
这时的人们,除了准备高考的学子,只有这个时刻才真正地松弛了下来。
夜的静,真的好。静谧中可以思考,可以任凭想象的野马无疆地驰骋。
吃过自己创作的晚饭,孤独的我便如往常一样漫步于夜幕。为什么?说不清,也许是夜的黑可以淹没许许多多的白天的心事罢。
在看不见面容,只能听见声音的黑暗里,将头抬起,我便面对了一个广大繁华的世界——绚丽而繁杂的星空。像是平生第一次,我发现天上的那些星星都神秘着,像人,有述说的欲望。
它们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有远有近,甚至有各种颜色,都以各自的身份出现在各自的位置,用它们的数量和距离组成了一个深邃无边而又五彩缤纷的星空。
我渐渐静了的心便把每颗星读成了驿站,从一颗读到另一颗。仿佛是在飞翔,沿着这一颗颗的星,越飞越远。竭力地体会太空的遥远与无限。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出了市井,来到了龙山脚下。凭高远望:星空下,碧绿的树木是银灰色的,山却是黑色的,一切都吻合得没有了缝隙。在远处起伏的山峦与星空镶嵌处呈现出了一条亮亮的线,曲曲折折,这是我以往没有发现过的。我想:这条曲折的亮线是否是一条内藏事物距离规律或世间玄机的警示呢!
远处有时隐时现汽车的眼睛,并扯着嗓子一声一声叫喊,那喊声与我一样有一种极力撕破黑暗的冲动,但叫唤了好久,仍然无济于事,便一起被黑暗紧紧裹牢。
一颗一颗的星把我的视线牵引到了辽远与深邃——
人类的视野只有在这样深邃而广博的空间里才能尽情地舒展开来。即便是我到过广阔的草原、无垠的沙漠,抑或是曾经在浩瀚的大海上也没有如此的境界。面对星空,人类的视野能达到最大限度的高远。
思维是在视觉的引领下开始启动、运行、活跃并延伸的。于是,我想起了古人面对星罗棋布的星空创造了《周易》。《周易》是人类的思维曾经达到极其高深程度的标志,在如今也无人能及。
据载《易经》是由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进而领悟天地万物的自然现象之后而创立的。伏羲氏依龙马之形画出了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因此,伏羲氏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什么叫卦?古人解释:“卦者挂也。”实际上是说,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样东西,它们的现象挂于我们的面前,就是八卦。这个宇宙就是一本《易经》,宇宙的现象因其自身的原理都挂在那里。
在八卦里,乾卦代表天,我们仰头一看,天总是在上面,到了太空倒转头来,头上还是天,天一定在头顶的。
坤卦代表地,人类是地球的文化,地总是踩在脚下,这个地的现象挂在那里。
在这个天地之间,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太阳——离卦,一个是月亮——坎卦,它们俩个像球一样,不断的在公转与自转。这两个星球不停地旋转于天地之间便有雷和风的出现。震卦代表雷,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知识和观念,来说明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他们认为宇宙间有这种能,电震动了就是雷,雷一震动,周围就形成气流,气流就是风。巽卦代表风,亦即是气流,气流震动得过于厉害,一摩擦又发电,又回转来了,这就是“雷风相薄”。其高深可诱人,其神奇可慨叹。
记得有谁说过:一个民族没有几个仰望星空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是呀,像爱因斯坦,像达尔文,像牛顿,像弗洛伊德,像老子、庄子,像伏羲,都是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只有面对广袤的宇宙进行思索,才能超越现实,排庸得奇,使民族与文化达到浑然天成。
说实话,我们现代的生活被繁文缛节挤得太满了,满得让人失去了对深邃思索的空间。诸如,从每天起床开始就被各种生活琐事所纠缠,快速的生活节奏恶狼一样把人追得连撒尿都得提速。
想想,一个古代的孩子闲暇时能来数天空的星星,而一个现代的孩子却是踅踅摸摸闯入网吧、游戏厅,连眨眼的时间都嫌烦琐。两种孩子的视野就是如此差异,一个面对的是星空,一个面对的是游戏。我岂敢想象一个现代的孩子会有时间去幻想天空与宇宙的事情。特别是城里的孩子,甚至城里临界高考的孩子,他们永远失去了观察星空的兴趣。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把人类的活动范围向宇宙纵深推进,而人类的思维却正在从平面化向立体发展。不难想象,丰富的生活能给人带来快乐,但却不能激发人的探索。
呜呼!
我踏着夜路,披着星光孤独地前行。
我沿着思绪,揣着忧思茫然地漫步。
忽然想起了歌手那英的那首《白天不懂夜的黑》:“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换/无法想像对方的世界/我们仍坚持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优美且带有些许忧伤的旋律在不断地撞击我心房的同时,也弥漫了整个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