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二叔修路
金二叔发了财,在村里被称为“金百万”。金百万赚的钱何止百万,就是这么个称呼,等同于以前的“老财”。要不然金二叔咋就想起给村里修路了呢?修起路来那土石都跟流水似的,乌泱泱的工人,哪里不是钱?村里人啧啧有声,真是个财主哩!
其实金二叔是吃过大苦的人,七八岁上爷爷奶奶病死了,没钱治病,临终时瘦的皮包骨头,叹着气走的,爷爷的眼睛都没闭上,是担心他儿孙怎么过这贫苦的一生。
金二叔的爹是出了名的闷葫芦,身子骨又弱,家里全靠他娘的一副犟脾气撑着,没少和村里人吵架。后来金二叔长大了些,进了城里打工。他见了城里摩天大楼,车水马龙,才知道自己那个大山里的家乡是多么闭塞,金二叔暗自咬牙,一定要在这里扎下根,接出爹娘来享享福,不为别的,就为将来看病能方便,他总忘不了爷爷奶奶病的时候,抖着布满青筋的手,打开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几颗圆圆的白药片,舍不得多吃,掰开两半,留着半片下次吃。那不是什么仙丹妙药,在城里只是几毛钱一大包的止疼片,可在他村子里,那就是好东西,捂得发了黄也是好东西。究其根本,除了穷,更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闭塞。
再后来年轻的金二叔吃了苦下了力气,在一家灯泡厂扎下了根,没几年灯泡厂的效益不好了,金二叔自告奋勇去跑门路,引进了一条做芯片的生产线,没想到后来竟成了厂里的盈利主力,金二叔得了重用,也娶了老板的闺女当媳妇,自己成立了工厂,与岳父的厂子相辅相成,竟越做越大,发了家。
金二叔的爹娘真跟儿子进城享了福,村里人对待金老爹和金老太的态度也大不相同了,夸奖和羡慕的话像那自来水的水龙头,说上多久都不停。村里人得了金家这门城里的“远亲”,心里也有了依仗,来来往往的吃喝住,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可再后来金老爹和金老太年纪大了,想念起小村子的安静的生活来,搬回了村里居住。村里人再去城里,少不得金二叔的媳妇招呼着,没几年金二嫂烦了,借着陪儿子读书去了外省,金二叔就雇了个司机招呼这些乡里乡亲的人。
如今金二叔已经是近五十岁的人了,回去看爹娘山路难行,他就和他爹商量着,要不给村里修条路吧,人人进出都方便,有路就有出路,人人都能致富,也不枉他们金家世代住在这片土地,钱不花就只是一堆数字,修路也是给儿孙积德的好事。
金二叔要修路的消息一出,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平时安静的小山村忽然间热闹起来,人们走路都急匆匆的,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了精气神儿。金家的门槛进进出出快要被踩平了,路从哪里开,从哪里过,用了谁家的地,冲了谁家的门,一时间闹嚷嚷的没了主意,金二叔生意场上也没遇到过这么纷杂的事情,一个头两个大。

一个月下来,这事儿还没个定论,金二叔的爹娘不知是不是受不了吵闹,整日喊着头疼,大半时间都是躺着,远在外省的金二嫂也打过电话来,说娘俩个接连生病,你这个当爹的还不赶紧过来看看!
金二叔满腹心事,趁着夜里安静,沿着小村慢慢的走。没多久周围起了雾,雾气里凝出了水滴,打湿了金二叔的衣裳,冷飕飕的难受。金二叔迷迷糊糊的想着该回家了,回去晚了爷爷奶奶要担心,他娘要骂的。
正想着,眼前一座青砖瓦房,门口相互扶着的,可不正是他爷爷奶奶吗?金二叔心里高兴,跑了起来,身子轻飘飘的,他低头看自己,穿着花棉衣,小手小脚的,才几岁的模样。
到了门口,他扑进金爷爷的怀里撒娇,金奶奶在一旁看着,摸摸他的头发,笑起来,一咧嘴,两道血河流下来,落地有声。
金二叔顺着血流的方向往下看,奶奶胸口上好大的一个洞,露出半尺长的钉子尖!金二叔从爷爷怀里跳下来,想着得去给奶奶找药吃,被爷爷拉住了手,他抬头往上看,爷爷也是胸前半尺钉尖,对他摇了摇头,说:孙儿,没用的。爷爷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爷孙俩牵着手,往前一步,就到了一扇门前,金二叔学着爷爷的样子,把头往前伸,穿过了门板,见到了屋子里的情形:是村长家的里屋。村长媳妇盘腿坐着,村长坐在小桌前喝酒,一口酒下去,村长吧嗒着嘴,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那老金不识时务,如今被闹得头大,这村里一亩三分地,我就是皇帝老子,他要不把我孝敬足了,我不出面,这路就让他修不成,嘿!
金二叔被爷爷拉着,探进了另一扇门,里面是村里王叔王婶家,老两口和光棍儿子凑在一起,王婶狠狠拍了一下大腿,骂道:那金老二算个屁,发了财不说分给村里人,搞啥修路?还不是想挣个好名声?咱家儿子四十多了娶不上媳妇盖不上房,咋不见他来帮忙?咱家要路没用,就要房!想从我门前过,就得给咱家盖上大瓦房,听说那修路要用多少石头沙子哩,也不差咱家这点,不给盖我骂他祖宗十八代,呸!
其实金二叔是吃过大苦的人,七八岁上爷爷奶奶病死了,没钱治病,临终时瘦的皮包骨头,叹着气走的,爷爷的眼睛都没闭上,是担心他儿孙怎么过这贫苦的一生。
金二叔的爹是出了名的闷葫芦,身子骨又弱,家里全靠他娘的一副犟脾气撑着,没少和村里人吵架。后来金二叔长大了些,进了城里打工。他见了城里摩天大楼,车水马龙,才知道自己那个大山里的家乡是多么闭塞,金二叔暗自咬牙,一定要在这里扎下根,接出爹娘来享享福,不为别的,就为将来看病能方便,他总忘不了爷爷奶奶病的时候,抖着布满青筋的手,打开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几颗圆圆的白药片,舍不得多吃,掰开两半,留着半片下次吃。那不是什么仙丹妙药,在城里只是几毛钱一大包的止疼片,可在他村子里,那就是好东西,捂得发了黄也是好东西。究其根本,除了穷,更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闭塞。
再后来年轻的金二叔吃了苦下了力气,在一家灯泡厂扎下了根,没几年灯泡厂的效益不好了,金二叔自告奋勇去跑门路,引进了一条做芯片的生产线,没想到后来竟成了厂里的盈利主力,金二叔得了重用,也娶了老板的闺女当媳妇,自己成立了工厂,与岳父的厂子相辅相成,竟越做越大,发了家。
金二叔的爹娘真跟儿子进城享了福,村里人对待金老爹和金老太的态度也大不相同了,夸奖和羡慕的话像那自来水的水龙头,说上多久都不停。村里人得了金家这门城里的“远亲”,心里也有了依仗,来来往往的吃喝住,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可再后来金老爹和金老太年纪大了,想念起小村子的安静的生活来,搬回了村里居住。村里人再去城里,少不得金二叔的媳妇招呼着,没几年金二嫂烦了,借着陪儿子读书去了外省,金二叔就雇了个司机招呼这些乡里乡亲的人。
如今金二叔已经是近五十岁的人了,回去看爹娘山路难行,他就和他爹商量着,要不给村里修条路吧,人人进出都方便,有路就有出路,人人都能致富,也不枉他们金家世代住在这片土地,钱不花就只是一堆数字,修路也是给儿孙积德的好事。
金二叔要修路的消息一出,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平时安静的小山村忽然间热闹起来,人们走路都急匆匆的,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了精气神儿。金家的门槛进进出出快要被踩平了,路从哪里开,从哪里过,用了谁家的地,冲了谁家的门,一时间闹嚷嚷的没了主意,金二叔生意场上也没遇到过这么纷杂的事情,一个头两个大。

一个月下来,这事儿还没个定论,金二叔的爹娘不知是不是受不了吵闹,整日喊着头疼,大半时间都是躺着,远在外省的金二嫂也打过电话来,说娘俩个接连生病,你这个当爹的还不赶紧过来看看!
金二叔满腹心事,趁着夜里安静,沿着小村慢慢的走。没多久周围起了雾,雾气里凝出了水滴,打湿了金二叔的衣裳,冷飕飕的难受。金二叔迷迷糊糊的想着该回家了,回去晚了爷爷奶奶要担心,他娘要骂的。
正想着,眼前一座青砖瓦房,门口相互扶着的,可不正是他爷爷奶奶吗?金二叔心里高兴,跑了起来,身子轻飘飘的,他低头看自己,穿着花棉衣,小手小脚的,才几岁的模样。
到了门口,他扑进金爷爷的怀里撒娇,金奶奶在一旁看着,摸摸他的头发,笑起来,一咧嘴,两道血河流下来,落地有声。
金二叔顺着血流的方向往下看,奶奶胸口上好大的一个洞,露出半尺长的钉子尖!金二叔从爷爷怀里跳下来,想着得去给奶奶找药吃,被爷爷拉住了手,他抬头往上看,爷爷也是胸前半尺钉尖,对他摇了摇头,说:孙儿,没用的。爷爷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爷孙俩牵着手,往前一步,就到了一扇门前,金二叔学着爷爷的样子,把头往前伸,穿过了门板,见到了屋子里的情形:是村长家的里屋。村长媳妇盘腿坐着,村长坐在小桌前喝酒,一口酒下去,村长吧嗒着嘴,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那老金不识时务,如今被闹得头大,这村里一亩三分地,我就是皇帝老子,他要不把我孝敬足了,我不出面,这路就让他修不成,嘿!
金二叔被爷爷拉着,探进了另一扇门,里面是村里王叔王婶家,老两口和光棍儿子凑在一起,王婶狠狠拍了一下大腿,骂道:那金老二算个屁,发了财不说分给村里人,搞啥修路?还不是想挣个好名声?咱家儿子四十多了娶不上媳妇盖不上房,咋不见他来帮忙?咱家要路没用,就要房!想从我门前过,就得给咱家盖上大瓦房,听说那修路要用多少石头沙子哩,也不差咱家这点,不给盖我骂他祖宗十八代,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