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底,来自图瓦共和国的著名世界歌手珊蔻来到北京。如果没有今日上线的这部珊蔻·娜赤娅克北京展演影像,她最近的这次北京之行甚至充满神秘,就像影像命名的主题“迷踪”。与以往来华办演唱会全然不同,珊蔻先是在合艺术中心做了一场于她个人而言形式前所未有的声音艺术展演,未公开宣传也不对外售票,场地也相对私密。为数不多的观众通过内部邀约方能入场,多为音乐人和艺术行业的嘉宾。
翌日,珊蔻又移至UCCA举办了两天“萨满唱诵与呼麦”工作坊。而促成珊蔻首次在这两个知名艺术策展场所做展演和交流活动的幕后推手竟是假假條乐队的主唱刘与操,即片头出品方“真真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这也是他音乐人之外的另一个身份。这一身份让刘与操近几年开始为同行提供音乐制作服务,也使他更积极地策划并投身于更多元的艺术类活动中。
从珊蔻北京展演结束到影像上线,它同样经历了疫情漫长的蛰伏期。影像分室内、室外两部分。当珊蔻出现在庭院中央的水面上时,便像是开启了一场神的孩子与中国古老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以往用人声表现地狱中群鬼的痛苦与挣扎不同,珊蔻室外的演唱中,一部分为引人入胜的即兴低吟,一部分则来自新专辑《亘古回响》的曲目。其中有面对山河悠扬的深思,哀而不伤,也有在纵情山林的恣意,轻快明亮。寓情于景,宛如古老的颂歌。
院内主厅,珊蔻以独特的喉音唱法一边发声,一边用毛笔在两块丝绸上进行即兴作画。室外与室内,更像是阴阳两极的概念,两者相结合,俨然塑造了一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声音景观群像。比起听感与旋律,室内部分的演绎是珊蔻不太寻常的另一种音乐面向的展现,先锋与实验性占据了上风。沾满墨水的丝绸,对珊蔻来说有另一层含义。她曾在演出中用这种丝绸将自己包裹起来,藏在纱布下,她痛苦地嘶吼——正是身为女性,最压抑也最勇敢的一面。珊蔻曾在采访中表示非常喜欢中国古代书法大师张旭的草书,就像她的即兴音乐。如此情境之下,“语言已经不重要了,身体会给出答案。”
从邀约珊蔻这位世界级声音艺术大师做展演到“迷踪”影像的音乐后期,与操全程亲力亲为。“这个想法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摩登天空和UCCA。”去年秋天,他受艺术家秦思源邀请参加了两者联合主办的“园音”艺术项目,当时即对“合艺术中心”这所隐于闹市胡同深处的秘密花园留下了美好又深刻的印象。这也启发了与操并萌生一个想法:“如果全世界优秀的音乐人都愿意来访中国并到此展演,那可就太好了。”去年在珊蔻重庆工作坊期间,他一连多日的观察学习,交流攀谈到最后珊蔻破天荒地与正在重庆演出的假假條同台即兴合作了一首歌。就是凭借这样的“机缘”和与操诚意地“试探”,珊蔻在见到场地之后,这场北京展演意外成行。
于是展演之外,与操决定把这场带有先锋实验精神的声音艺术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并推广出去。“因为这个演出场所的场地以及对表演者的意义都很特殊,很值得记录。” 珊蔻甚至向周围人惊叹:“你有没有注意看你自己的鞋子?来到这里之后我看了我的鞋,它非常干净。当我进入一个环境的时候,这种鞋子与地面的接触和感觉就是灵感的一部分。这种直观的感受连接起我和这里。这里主人对一草一木的情感呈现着他对世界的认知,这种认知被我感受到,又通过我的声音表达出来。”
关于珊蔻·娜赤娅克
作为能横跨8个七度的音乐天才,却不停实验人声的极限;
作为女性,她用嘶吼、低吟、喘息、尖叫、轻语,道出了人性最深的喜与悲;
她被称为当今世界最令人惊叹的超级女伶,世界音乐图景中神秘的金字塔;
她的演唱方式被收入德国中学教材中,视为人声实验的典范。
在几乎所有世界音乐爱好者的聆听史里,珊蔻·娜赤娅克(Sainkho Namtchylak)这个名字绝对无法被绕开。作为一个具有野心和充沛能量的音乐家,她同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合作,出版了七十几张专辑,你能够在她的作品里听到北非音乐、弗拉明戈、爵士乐、工业电子和传统民歌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浑然一体,互相勾连。从图瓦到莫斯科,再到欧美世界,最后又回到亚洲,她用她的歌承接了诸多的文化震荡,唱出最激越不安,同时也最令人祥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