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花开那年丶 执行加亮操作(2023-12-04)
—
数字时代 |
突然感觉对这个数字时代有点“神经性过敏”,时间让我眼花缭乱。由于数学与物理的课本知识基础没夯实,在群体疯狂地追求速度时候,我无法计算其中的价值,更来不及认清参照物为何物,激情速度点燃的火花产生多少消耗(姑且称之为摩擦力)。作为高级生物的人,在旋转木马的速度面前,似是而非的东西越来越多。 我在周末需要狂书店,总在寻找治愈心灵的书籍。而我对流行书它有多么深刻指望不上,因为从小受我父亲思想影响,天经地义地以为真正杰出的著作,无论是思想类还是艺术类,都不太可能呈现流行的。一个时代不会留下太多杰作,它们总是需要在时间里一点点淘洗出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的运气就是好,遇到很多本价廉物美的世界名著。领略和学习经典,这些作品是在时间里积累和判断的,这样经典书中的时间是静止的,我有了这书的“参照物”,倍感轻松,在高铁上阅读也感觉不出时代速度的眩晕。 快要奔三的年纪了再读鲁迅,每个年龄段的感受都大大不同。阿Q也附有时代理解的新意义,也会突然发现:过去原来真的不懂。时间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时间很快,鲁迅还在今天,他的精神并没有离开我们,比如闰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孔乙己、现实主义、腐败与清流、攀附与伤害,这些大问题其实亘古至今就没有多少改变。 读书是遥远的对话。我读老书多,看新书少。没有功夫翻阅那些芜杂不知所云的文章。 数字化的闪烁年代,周末,一杯茶,一本书,静静地蜷缩黑色的小躺椅上,别提多惬意了。 |
——乐茉🍏 |